德系车都被喷出翔了,为什么还是这么多人买?
如果要说一下近年来什么车系的负面新闻不断,那么我想很多人都会立马说出德系车。咋的一看的确是这样没错,烧机油、减配、异味甚至断轴和自燃,几乎每一个都成了车主们的痛点!
可就是负面新闻从没间断过,但每个月销量排行榜出炉的时候,德系车总是可以傲视群雄。是不是很奇怪?明明负面新闻都多出渣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选择德系车?
首先德系车占据了一个先天优势,它们来得早!国内第一家合资车企是1984年北京汽车和Jeep合资建立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可惜由于车型的限制,这个合资企业并没有取得太多的建树。
但是第二年的上海大众(现在改名为上汽大众)就不一样了,当年的桑塔纳几乎可以说风靡全中国,结婚能有辆桑塔纳做婚车都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而我们口中所谓的德系车品质,也就是从那辆桑塔纳开始流传着。
到了1991年,一汽-大众也正式成立,他带来的桑塔纳的同胞兄弟——捷达。四四方方的造型,经典耐用的品质,立马就俘虏一大批国人,当年那批捷达的车主,也是我们口中戏称的第一代“神车党”。
正当大众在中国市场捞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日本车企才开始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但这时候汽车市场已经被大众占领得差不多了,姗姗来迟的日系车不得不服下自己造成的苦果。
除了“先来者占了大便宜的原因”,另外一点就是口碑的关系了。大众减配的事情全中国都知道了,但是不能否认当初最先来到中国的那几辆车的确有着非常不错的质量,偶尔还能在街上见到的老捷达就是典型的耐用耐操例子。
另外一点就是日系车“车皮薄”的原因,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车皮的薄与厚并不能代表汽车安全,但是那种一按就凹下去的车壳,还有随便被鸡猫狗就能撞破的车皮的确是很多车主心中迈不过的那道坎,再加上那几年竞争对手的大肆宣传,让无数人形成了“日系车薄,不耐撞”的印象。
除了“车皮薄”被竞争对手的大肆宣传,另外一点就是我们车主的情节问题了,没错,大家都知道的“抗日”。
这是除了“车皮薄”之外,另一个对日系车形成重伤的原因,这是很直接的事情,就像前几年钓鱼岛冲突的期间,也是日系车在华销量惨跌的时候,不仅新车卖不出去,很多在大街上跑的日系车也难逃被砸的命运。
小编自己有这么一个亲戚,他本身并不反对日系车,甚至对日系车的省油特点表示赞扬,但他最后购车时并没有选择日系车。我问过原因,他的回答也是简单粗暴:“怕被砸。”
要能在中国赚钱,首先就必须是能够懂得中国。你可以说那些所谓的中国特供车都是外企在中国骗钱的,但你不能否认这些特供车的销量的确牛逼。
既然是中国特供车,也就说明这些车是专门为了中国市场打造而来,以朗逸为例,它绝对算是不折不扣的中国特供车了,但这个真的重要吗?这辆车几乎有着我们国人所有喜欢的优点:够大够宽敞、有一定的行驶质感,再加上挂了大众的车标,开回老家也不缺面子。
你可以吐槽说:这不是一辆真正的德国血统的车。但它的确是一辆非常适合国人的车型,每月在销量排行榜上前三名的位置,就已经足够解决所有的质疑了。其实你要质疑也没用,因为它是真的卖得好。
另外诸如BBA这些豪华品牌,虽然没有类似大众那样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特别的车型,但在引进国内也做出了加长处理。没错吐槽点又来了:底盘又加长了!操控性会受到影响的!这还是原汁原味的德国车吗?!
凡是这样吐槽的人,十有八九都是买不起车的人。你说操控性受到影响,但你知道比起操控性来说,这些车主们喜欢的是更大的空间。你说操控性?拜托了,市区都堵成这个样子了,就算引进飞机给我也起飞不了啊!还不如把空间弄大一点,起码堵车的时候可以坐得更舒服更自在些!
的确,近年来德国车的负面新闻几乎没有间断过,可这从来没有对德国车的销量形成真正的影响,或者说,那些买车的人,也从来没把这个当回事:烧机油减配甚至断轴?哦,我还是买德系车吧!品质好!
毕竟神车信仰秒杀一切。